评西王母源于印度湿婆说

朱大可《华夏上古神系·下卷》(东方出版社)关于西王母源于印度湿婆说给出了十九条论证,大多都有较强的说服力。在此评价他的第二条论证:

---509页引文始---
第二,湿婆的梵语叫作Shiva,一译“西瓦”、“西哇”或“希瓦”,当然也可以译成“西王”。祂在西斯拉夫是主神,称之为“日瓦”Zhiva,在古波兰称之为齐维埃,转型为生命女神。有趣的是,汉语“西王”的上古拟音(秦汉音)是【syn-hiuang】。检索一下跟上古音最接近的粤语,“西王”的发音为【sai-wong】。在翻译时加上汉语尾音,发成【siwam】或【hiwam】(“西王母”),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西王母”在此跟Shiva的发音基本一致。巧合的是,英国人对湿婆教的近代称谓,竟然就是“西王母”(Saivism)。
---引文终---

上古拟音比中古拟音困难很多,因此不同学者的拟音分歧较大,文章应该指出该拟音的提出者。比如,白一平-沙加尔(Baxter-Sagart,国际上使用较多)对“王”的上古拟音是*ɢʷaŋ而非hiuang。朱先生这里有趣的一句话是“在翻译时加上汉语尾音,发成【siwam】或【hiwam】(“西王母”),是十分正常的事情”。有趣是因为假如的确“王”字带尾音(大概他指的是coda即音节尾)-m,那么,汉字音译“西王母”中选用“母”而非(比如)“谋”或“毋”[注],就可能是促成后世浮想联翩而将该神女性化的原因,即是说,这个当初偶然的音译选字造就了中华文明中一切有关西王母的浪漫神话!但“王”字在翻译时需要加上汉语尾音吗?加的尾音一定是-m吗?很遗憾,这里既没有论证也没有文献引用。

[注]据白一平-沙加尔拟音,“母”的上古音或是*məʔ或是*mˤoʔ。假如是前者,就与“谋”的上古音相同;假如是后者,就与“毋”基本相同。后者有一定的文字学证据支持: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217页,战国前用“母”表示{毋}的意义,秦汉时代才普遍使用“毋”字表示这个意义;由此我们推想,战国、秦时(正是《山海经》成书年代)两字发音接近或相同。

朱先生的最后一句“英国人对湿婆教的近代称谓,竟然就是‘西王母’(Saivism)”显得不可理喻:英语后缀-ism的来源很清楚,其在古希腊语中的词后缀(-ισμός,拉丁转写为-ismós)指一种状态、条件、学说,中世纪被神职人员用在拉丁词中指称某种学说、哲学,后来从拉丁或法语进入英语。朱先生的话似乎在说Saivism中的m正好与汉字“母”的发音吻合,这好比指出英语stone和汉语“石头”发音接近,那有多大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该书中西王母源于印度湿婆说引用文献仅两篇论文,这与21世纪的学术规范不大协调,有点让人感到遗憾。


2019年8月

Contact me
To my CNNote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