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存争议)。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百度)陶渊明不足两百字的短文有两个疑难。第一个有关内容:五柳先生“好读书”,但后文又说“环堵萧然”(一般译为“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那么,他经常读的书从哪里来?既然家里没有,那一定是每次读书时都去他人那里借咯?但文章完全没有提到,而且说他“闲静少言”,似乎也不是个善于交际的人。亲旧倒是有时“置酒而招之”,但他“造饮辄尽……既醉而退”,就是说他人一到就开始喝酒,一喝就喝完,喝醉就离开,没有借亲旧们的书,估计他们也没有多少五柳先生未曾读过的书。不但如此,他还“常著文章自娱”,但既然环堵萧然,怎么会有足够多的笔墨纸砚?

更可能的情况是,五柳先生生活寒微,居室简陋,但“环堵萧然”不可夸大:要么除了书房其他房间都萧然,要么整个房子确实萧然,但萧然并不等同空空荡荡。在普通人看来,大量的藏书和文房四宝尤其消耗很多的纸不足以使房子变得充实,因为它们不算财富,所占体积也不太大。

第二个疑难有关语言。五柳先生“读书,不求甚解”,因此显然不是学者型的人。不过这不妨碍我们对其文力求甚解。末段,“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其中“其言兹若人之俦”应该如何逐字理解?“其言”即“她的话”,“兹”即“这”,“若人”即“这个人”,字面翻译为“她的话这这个人之类吧?”,但这显然语法混乱,语义不通。我估计,“其言”被活用作了状语,相当于前面省略了“根据”,有些网页认为省略的是动词比如“推究”,也行;其次,“兹”后省略了表语动词“是”。因此,这句话可翻译为“据她的话,这就是这个人之类吧?”,或再通顺点,“按她的说法,这就是他这种人吧?”不过,按五柳先生的性格,要是他在世,看到我们对他几分钟内酣畅淋漓写出的短文咬文嚼字,他即使不认可,也会不屑置辩,甚至与迂腐的我们“息交”、“绝游”(《归去来辞》)。只是,后人读古人,不必视读其精神为正统吧,也应允许死钻字眼,以养莘莘学子,充盈大学校园。

2025年3月

Contact me
To my CNNote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