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事实历史在历史教育中的应用

反事实历史研究(counter-factual history)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1-5] 它是用“假如当初...”作为研究起点的一种研究方法。中国人喜欢说“历史不可以作假设”,其实正统的历史研究中分析某事件的原因时正是在隐含地作反事实陈述。例如,“这个军事上的决定为该国赢得这次战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即是说“假设当时没有作这个军事上的决定,该国就不会如此这般地赢得这次战争”。[1]

新鲜事物总是会引来许多争论。本文对反事实历史研究的优劣甚至合法性不予评论,但要指出这种方法在历史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鉴于中国国内历史教学通常不够生动、有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现实情况,适当采用反事实历史教学法更有必要。

这里描述美国一普通高中历史课老师给学生布置的课题(project,教师除布置常规作业外,有时布置一项大的课题要求学生在几周时间内自己研究完成)。这一次的课题是,在十几个指定的历史人物中自选一位,假想他(或她)受十一世纪安达卢斯(基本与今天的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相同)的女诗人Wallada bint al-Mustakfi的邀请,来到她的宫殿参加诗人盛会,描述他(或她)旅行至安达卢斯后向女诗人描述自己国家的概况及沿途所见,并另选两位前来赴会的历史人物,记录他们之间进行的历史、文学、思想方面的对话。老师指定的历史人物基本生活在十一世纪。我认为这样的题目很有趣,也自己写了两篇:中国的李清照前去赴会(这一篇按字数要求未写完),英国哲学家、科学家罗杰·培根与李清照的对话。

Wallada Mustakfi[6]在中国似乎还没有介绍,我不妨音译作瓦拉达·穆斯塔克菲。她父亲是倭马亚王朝最后一位哈里发,后被暗杀。因父亲没有儿子,瓦拉达继承了一大笔资产,并用其修整宫殿。她的文学很好,擅长诗歌,从此常邀请周边地区的诗人前来宫殿赋诗吟唱。当时的安达卢斯相当开放,妇女解放比程朱理学时的中国宋朝要先进许多,不过瓦拉达的行为还是常遭一些保守人士的诟病。在这方面,李清照与瓦拉达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可惜后者留存的诗仅有九首,所以我的这篇短文主要是李清照向她介绍李的诗和词,反过来就少得多(再说我对中国文学毕竟比西班牙文学了解得多许多)。其间也假想了李清照沿丝绸之路跋涉的见闻及艰辛。

诗人会期间英国哲学家罗杰·培根(注意不是400年后的弗朗西斯科·培根)偶遇李清照于某大厅。培根除当时的中古英语外,还精通古希腊语、希伯来语等,对中世纪教会不懂外语、只会依赖充满蹩脚甚或错误翻译的《圣经》颇为不满。但他对东方语言一窍不通,我在对话中以李清照《声声慢》词讲述中文的一些特征,指出语言学上的叠词在培根所熟悉的印欧语言中并不很常见,等等。其间,李对蒙古入侵充满了非难,多次称他们是野蛮人,没有文明,迫害儒者、道士,但培根指出蒙古人虽则残忍,但对基督教颇有同情,他们还大兴交通建设,使丝绸之路免于匪害、畅通无阻。培根问李中国的科学研究如何进行,是否有观察、实验,用归纳或演绎逻辑,李一无所知,只好请教。当培根解释归纳逻辑时,我把后世休谟的诘问安在李的身上,让培根大赞这位聪明的女人。要是我的文学好,这种文章可以写得很生动。

为做好这样的课题,学生要读不少的文章或书。老师规定不得直接摘抄维基百科的文章,因此锻炼了学生读书作总结的能力。指定的历史人物生活时间并不一定重叠(如瓦拉达死后4年李清照才出生),但描述他们的思想、行为不能与现有的历史材料有较大的出入。罗杰·培根一度被誉为中世纪唯一的一位科学家,但近几年来的学者逐渐驳斥了一些说法,退掉了后人加在他身上的光环。这样的知识或研究成果如果需要是可以用在课题中的。

反事实历史研究在中国大概还没有开展,史学传统的惯性、中国人“历史不作假设”的观念、汉语之缺乏虚拟语气,都可能放慢或阻碍这种研究法的采用。因此,我希望在较少有争议而优势明显的历史教育中先行一步,让我们的学生感到历史是有趣味的、可参与的、可动手作研究的。

2011年11月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unterfactual_history
[2] http://www.jstor.org/pss/2010470
[3] http://www.google.com/search?q=counterfactual+history
[4] http://www.google.com/search?q=反事实+历史
[5]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59133/
[6] http://es.wikipedia.org/wiki/Wallada,http://en.wikipedia.org/wiki/Wallada_bint_al-Mustakfi


附录

Bacon - Li Qingzhao Dialog (培根-李清照对话)[英]


[2014年10月增补]
“反事实”目前不如“‘假如’的思路”这个名称容易被接受。我一直称之为“反事实”是因为其他语言(不限于英语)都用的这个称呼,见维基百科中文页及左边各语言(可将鼠标移至各语言的链接看出“反事实”的翻译)。但由于中国人不熟悉这个概念,语法中又缺乏虚拟语气,“反事实”这个名称就容易造成误解,以为是不顾事实、胡编乱造了!

其实这个“‘假如’的思路”我们并不陌生,即便是母语没有虚拟语气的我们也常常用到。我还希望有时间写一篇稍长的短文,将这种方法发展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就不会只因为某领导人执政期间社会大发展而一定给他大量的正面评价,因为他可能做得还不够好,同样也不会因为某人适逢社会倒退一定认为他有罪责,因为换了他人可能更糟。在这两种情况下,那个“他人”是通过“‘假如’的思路”或“反事实研究法”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构人物,他具有那个时代领袖人物的典型特征,但不明显带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虚构这个人物仅仅是为了与被评价的真人做比较。



对读者评论的评论


> 这些学生能利用的资料是哪些呢?还是那些“历史不作假设”的研究结果...这个循循环环的怪圈难解...

是的,能利用的资料还是那些“历史不作假设”的研究结果,但这并不妨碍作假设。只要历史资料足够,研究者熟悉当时的社会、人文、
科技、军事等现状,就可以做“反事实”研究。其研究成果有可能对未来该社会或国家的发展具有警示或指导的作用。

> 你的目的是普及历史知识,还是反思那些研究成果?

“反事实”研究作为研究反思的是历史,不是或基本不是研究成果。(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如考证等不被“反事实”研究所反驳甚至商榷。)

“反事实”研究作为教育的手段可用于普及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用来提高教学的趣味。学生,尤其那些具有较好文学天赋或想象力
的学生一定会喜欢这样的课题(大的作业),如“假如诸葛亮早逝”、“假如1914年奥匈帝国王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没有被那位学生打
死”、“假设黄盖其人从未存在,讲述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学生仍然需要了解历史背景,尽量合理地作出预测,完全不合理的虚构揭示
出学生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最后的目的与常规教育相同:学习知识,训练综合研究、分析问题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 一种发挥想象的初级历史教育方法,有别于填鸭式的正史记忆法。绝对不能在天朝推广,学生只要上网一查就能把课本撕了,老师乖
> 乖地俯首恭听学生们的历史课。

哈,没想到!不过也不那么绝对,至少青年教师可以在古代史甚至部分近代史教学中尝试一下。读历史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喜欢文学,包
括小说,让他们亲手写小说,他们的积极性可能会很高。


To my CNNote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