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毒”
汉语“毒”指各种对人体或动物身体有较大伤害的物质。英语则分为三个词:poison外延最广,可指无机、有机、生物的毒;toxin仅指生物的毒;venom更窄,这种毒由动物自身产生并由它注入被攻击者。因此,重金属的毒只能说poison,微生物病菌(细菌、病毒)的毒说toxin或poison,毒蛇的毒是venom,当然也是toxin和poison。不过,讲英语的人不都遵守规则,比如本来应该说poisonous fumes(毒烟),但大家都说toxic fumes,毕竟人的语言是自然语言,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参考)。名词又不同,“毒性”基本只有toxicity一个词,“毒理学”只有toxicology。没有人说poisonousness这种基本只在字典里才能见到的词。
“消毒”一般译为disinfection,这个英语词仅指消除生物性的毒,比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但据以上的辨析,我们也许会问,为什么不用detoxification?没办法,人和自然语言都是活的,大家就是用disinfection;infection是“病菌感染”,disinfection字面就是“去除感染”。而detoxification或更常用的动词detoxify呢,现在是那些时刻为自己健康忧虑的人用来指体内至体外的排毒,好像他们要培养出一个神仙般的无毒胴体。
清除有毒的无机化学物,汉语不大用“消毒”一词。比如淘米的一个作用是部分洗掉大米中的砷(砷是水稻生长中从土壤吸收的,地表天然含砷,不是因为工业污染),鱼油、鱼肝油的制作包含除汞的过程,我们一般不会说是在消毒。“高温消毒”是什么意思呢?显然,生物性的毒可被高温消除,因为微生物的蛋白质结构在沸点以上的温度会变性。不过,高温也在另一个意义上能消无机甚至简单的有机分子的毒,因为这些化合物的沸点低,在高温下便气化或蒸发,离开了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食品。
一个有现实意义的化学物是煤油。它是石油分馏后得到的碳氢化合物,其中分子含9至16个碳原子(C9至C16)的烷烃较多。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个数增加而增加。假如煤油混入水中,水在100摄氏度沸腾时,C7及以下烷烃可气化,以上不会。假如煤油混入食用油中,以最常见的菜油即菜籽油为例,其烟点大致在200至230度之间,在这个温度下,C12及以下的烷烃气化。因此,即使将炒菜的油烧得很热,如果其中含煤油,仍然会有少量高碳烷烃赖在锅里不走。不过,烷烃本身的毒性不大,但煤油中还有较多的烷基苯、烷基萘,它们的毒性就要高一些。总之,煤油吃不得,虽然古今中外没有对照试验证明它不能吃,但它就是不能。不得已吃了一点也不会死,但长期的作用就不知道了。
中国人说“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其他国家有类似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医学上叫做“卫生假说”:从小在不太干净的环境中长大就不容易患过敏症。但正如毒分无机、有机、生物,不干净的环境也做同样的区分,儿童在有少量微生物的环境中能培养出较强的免疫力,但长期摄入有害的无机或有机分子比如煤油的成分,那就只纯粹是吸毒了。
2024年7月
“忙处事为”
明·洪应明《菜根谭》:“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通常的白话翻译是“忙起来难以做到静心反省[或:一个人总是忙忙碌碌],闲暇静处时就应该认真反省自己,错误的行为自然会减少;行动时的想法,应先在安静时周密地思考筹谋,错误的想法自然就会停止了。”
网上搜到对这两句话中的大部分的翻译基本都一致,唯独对开始的“忙处事为”四字有不同说法。这里引用的两种翻译“忙起来难以做到静心反省”、“一个人总是忙忙碌碌”明显是网友脱离了文本、根据全文甚至全书想表达的思想自己编出来的。要解释这四个字,我们可以参考与它对映的下文中的“动时念想”,白话翻译“行动时的想法”将“念想”当作名词是正确的,那么“忙处事为”的“事为”也一定是名词。据百度或汉典,它的意思除了“工艺”外,还有“作为”、“行为”。这些词典没有给出古代文献中的例句,但《墨子·大取》中“于事为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求”中的“事为”即是(《墨子》这句话可译为“在做事[或行为]中衡量轻重叫做‘求’”)。
那么“忙处事为”的“处”呢?它正是下文“动时念想”的“时”即“时候”、“时刻”,读作chù,不读chǔ。《古代汉语词典》对此有例句,岳飞著名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中“凭栏处”即“倚靠栏杆的时候”,只不过我们能搜到的翻译都太注重《满江红》译文的高雅而忽略了这个虚字,如译为“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或“独自登高凭栏远眺”,没有做直译。
总结:“忙处事为”即“忙的时候的行为”,不是“忙起来难以做到静心反省”或“一个人总是忙忙碌碌”。
与其他很多语言不同,汉语对词没有表示词类的标记(如英语以-tion结尾基本能判断是名词),这给文言文学习带来了困难。我刚读到“过举自稀”也不能理解,但读到“非心自息”大概猜到了前两字是名词偏正词组,“过”和“非”意思相同或相近,作形容词修饰“举”、“心”。文言文学习应该像任何外语的学习那样,逐字逐词分析意义,若无意义则分析其功能。大而化之的意译可以帮助理解中心思想,但对语言的学习没有帮助,甚至误解或掩饰——包括两千年掩饰——原文中的本义(如“胡适、杨伯峻对孟子的一句话的不同理解”)。
2024年6月
“贫”、“穷”、《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Poverty of Philosophy》、《哲学的??》、《Les Misérables》、《悲惨世界》
王力《古代汉语》: “[辨]贫,穷。在古代(特别是上古),‘贫’和‘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缺乏衣食金钱,叫‘贫’不叫‘穷’,不能显贵只能叫‘穷’,决不叫‘贫’。从它们的反义词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贫’的对面是‘富’,‘穷’的对面是‘通’或‘达’。庄子德充符:‘死生存亡,穷达贫富。’‘穷达’对举,‘贫富’对举,是很明显的。‘困穷’连用时,包括有‘贫困’的意思,后来‘穷’单用也渐渐能表示‘贫’了。不过这是很晚的事情了。”
王力指出,在古汉语里,“穷”不是现代汉语的“贫穷”,而是不能显贵。但事实上,“穷”不只是不能显贵,简直就是显贵的反面,是处于悲惨的境界或苦难的状态,不包括既不悲惨也不显贵的中间状态,除非你认为非穷则达、非达则穷。注意,悲惨并不总是与贫穷重合的:比如发誓贫穷的亚西西的方济各(圣法兰西斯),这位圣人的生活不能说悲惨;改革开放前的大多数中国人贫穷,也很难说悲惨。古汉语的“穷”、现代汉语的“悲惨”或“苦难”基本对映英语的misery、法语的misère,这些西语词一般汉译为“苦难”、“苦楚”、“苦痛”。
法国政治哲学家、无政府主义理论家普鲁东写了《Philosophie de la misère》,其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的翻译对misère用了对映的同源词,德语用了Elend,与这些翻译一致的准确的汉译应该是《悲惨境遇的哲学》或《苦难的哲学》,从该书所述内容看可译作《关于人的苦难的哲学》。但是,英译既有《Philosophy of Misery》也有《Philosophy of Poverty》,后者给人留下一种错误的印象,就是该书专论贫困。我们今天所知的汉译与后一种英译完全一致,叫《贫困的哲学》,不知汉译者是否受了那种英译的影响。普鲁东的著作出版后,马克思很快针锋相对,玩了一下标题,用法语写成《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其英译历来是《Poverty of Philosophy》,汉译与此一致,是《哲学的贫困》,但准确的英译很显然应该用misery而不是poverty,汉译应该用“悲惨境遇”或“苦难”而不是“贫困”,正如雨果的《Les Misérables》汉译为《悲惨世界》而不是《贫困世界》。
不过,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或应叫《哲学的悲惨境遇》、《哲学的苦难》——的书名本来也只是吸引读者的文字游戏,但因为这部书的内容有很高的价值,大家对书名也就不关心了。假如一定要细究书名,称它为《Poverty of Philosophy》或《哲学的贫困》的确有问题,因为这可能被人误解为哲学思想的贫乏。误解永远都是应该避免的,因此有必要改名。当然,要改就要同时改普鲁东的那部著作,不再说《贫困的哲学》,要说比如《苦难的哲学》,然后改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为《哲学的苦难》。有趣的是,2023年终于有人重新英译了马克思的这部著作,并改名为《Misery of Philosophy》(这位叫Tim Newcomb的神秘译者在网上没有留下丝毫个人信息)。英译有人改了,汉译也该改了。引用马克思这部著作的研究者不妨考虑。
2024年5月
“老当益壮,宁知/移白首之心?”
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知/移白首之心?”
后句第二字有“知”和“移”两种版本。如果限于民国及以前的典籍,前者见于《幼学琼林》、《全唐文》、明·李天麟《詞致錄》、明·楊表正《重修正文對音捷要真傳琴譜大全》、《御定佩文韵府(四库全书本)》,后者见于《四库全书·王子安集》、《古文观止》。现代人则采纳“移”多于“知”:从Google搜索看,"宁移白首之心"粗略估计有84200篇网页,"宁知白首之心"只有14300。(搜索引擎的这种估计通常不准,但比较两个相近的关键词的网页数,相对趋势一般是正确的。)
假如后句是“宁移白首之心”,那么这句话很好解释:“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初衷/继续奋斗的激情?”这也是现在通行的解释。但如果后句是“宁知白首之心”呢?各大网页似乎对“知”字置若罔闻,仍然以“移”版本解释“知”版本。这种大而化之的古文-白话文翻译现在很流行,但我们偶尔抠一下字眼还是有趣的,甚至是必要的。
王力《古代汉语》采用的是“知”版本,但它也说:“知,一本作‘移’”(1999年第3版,第三册1184页)。遗憾的是,王力解释了“老当益壮”后就跳过了“宁知白首之心”。不过在第四册讲解修辞时(1379页)用这段话举例,顺便做了较宽泛的翻译:“这几句话的大意是:好在君子能遇见事物的动向,旷达的人会知道自己的命运。越老越应该健旺,哪能有衰老的想法;……。”显然,王力采纳的不是“移”版本,而是“知”版本。但如果我们逐字对比,发现他把“知”翻译为“有……想法”的“有”。很遗憾,“知”从未有过这个意思,谁能在中国典籍中找出第二例(如果这是第一例的话)?
按字面翻译,“宁知白首之心”的意思是“岂能知道/懂得/感知/认识/了解白首(老人)的心”,或像王力那样将“白首之心”理解为“衰老的想法”。那么,岂能知道老人的心或岂能知道衰老的想法能与老当益壮的意思衔接起来吗?牵强点还是可以的,比如说成“你哪里知道老人(不服老的)心?”,换句话说,一般人认为老人不再奋斗,但某人虽是老人,但他仍有年轻人的心,普通人哪能懂得他的心?这个某人不大可能是王勃自己,因为他写该文后次年去世时也才27岁。但这不妨碍他揣摩真正的老者的心态。
姑置一说吧!有意或故意忽视“知”而把它理解为“移”和首创“知”的“有”义都是错误,比较起来,这里提出的牵强理解虽然牵强,但至少不是明显的错误。
2024年3月
“善善从长”
百度百科“善善从长”条:“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成语出处为《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将第一个“善”理解为“褒扬”,第二个为“美德”,也合理!但“长”解读为“源远流长”不妥,不妨说“长久保持这样做”,跟“源”无关。总的意思是:褒奖他人的美德应长期做,揭人之短应适可而止。另外,百度说该成语“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不知是否正确,可商榷。
与该成语相关的是《汉书·公孙弘传》中的一句话。淮南、衡山反后,公孙式上书“愿归侯,乞骸骨”后,汉武帝回复中有句“盖君子善善及后世”。黄铭、曾亦《中华书局出品——春秋公羊传》对此注释道:“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春秋》对待恶人,仅处罚本人,不迁怒于子孙;对于善人,则可恩及子孙”。这个讲解合理!因此第一个“善”是“奖励”、“善待”或“恩赐”,第二个“善”是“善人”。第一个“恶”是“处罚”,第二个是“恶人”。“善善”和“恶恶”后相当于还有个“则”被省略了。有些古代典籍说“善善及子孙”原出《尚书》(因此《公羊传》只是传抄),也许是,但流传至今的《尚书》中已没有。
2024年2月
“勤工俭学”
这个词字面意义应该是“勤劳地工作、节俭地学习”,在1980、90年代较流行,多指大学生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常见于当年国内和在外的留学生。但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时代是1947至1950年(见Google Ngram),显然是讲再早二三十年前一批仁人志士前往欧美日工作和学习。不过这个词有滥用的嫌疑,因为并非所有被称作勤工俭学的年轻人都一定在学习。例如据《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作者说,“我也到过日本、法国、德国,所谓留过学,但是从来没有进过这些国家的大学之门。”其实我们很容易想到更多、更有名的例子。有鉴于此,今后我们读到说他们留某国“勤工俭学”时,有必要核对事实,纠正说只有“勤工”,没有“俭学”。这个更正丝毫不贬低他们后来的成就,仅仅是还原历史真相,没有更多的用意。
2023年12月
“文化”与“文明”
上一篇微博(或2022-07“《管锥编》阅读笔记”之“文明与文化:指称的对调”)谈到今天我们对“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文化偏具象,文明偏抽象(但也包括文化的内容);文明是在文化基础上还要求有较系统的文字等。因此我们说“二里头文化”不说“二里头文明”,而我们既说“西方文化”也说“西方文明”。这里研究一个新的问题:汉语区分“中国”、“中华”、“华夏”,因此会出现它们与“文化”还是“文明”联用更多的问题。以下显示三大搜索网站估计的词组使用频率[1]
Google(M为百万):
(1)常说“中国文化”(26.3M),不常说“中国文明”(4.9M)
(2)常说“中华文化”(14.7M),不常说“中华文明”(7.3M)
(3)常说“中原文化”(1.04M),不常说“中原文明”(0.155M)
(4)“华夏文化”(2.86M)与“华夏文明”(2.81M)的频率基本相当
百度(M为百万):
(1)“中国文化”(100M)与“中国文明”(100M)的频率相等(统计可能有误)
(2)“中华文化”(100M)与“中华文明”(100M)的频率相等(统计可能有误)
(3)常说“中原文化”(60M),不常说“中原文明”(14.3M)
(4)不常说“华夏文化”(40.5M),常说“华夏文明”(100M)
Bing:
(1)常说“中国文化”(5730),不常说“中国文明”(1530)
(2)常说“中华文化”(1610),不常说“中华文明”(918)
(3)不常说“中原文化”(644),常说“中原文明”(3870)
(4)不常说“华夏文化”(535),常说“华夏文明”(1090)
由此可见,(1)和(2)基本确定:常说“中国文化”,相对地(下同)不常说“中国文明”;常说“中华文化”,不常说“中华文明”。(百度在估计的网页数达到一亿时封顶,因此可忽略。)而对(3)和(4),各家搜索网站没有一致的结果,但至少三家中两家(Google和百度)认为常说“中原文化”,不常说“中原文明”,并且三家中两家(百度和Bing)认为不常说“华夏文化”,常说“华夏文明”。简言之,“中国”、“中华”、“中原”后接“文化”比接“文明”多,但“华夏”后接“文明”比接“文化”多。这或许说明我们在说到前三个词时更多地想到具象的文化,而说到“华夏”时想到更抽象的、更高层次的文明。这决不是说前三个词后接“文明”如“中华文明”、或“华夏文化”有误,只是从统计看它们的频率相对较低。
_________
[1]测量词组A时明确屏蔽了词组B,如对(1)中测“中国文化”的频率时用关键词:"中国文化" -"中国文明";其中负号明确排除含"中国文明"的网页。
2022年7月
“一衣带水”
例:“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成语词源:“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南史·卷十》)
释义: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
用法质疑:大多数成语含四字,前两字和后两字分别形成一个词或词组,但“一衣带水”不作二二平分(“一衣·带水”),应作一三分(“一·衣带水”),或一二一分(“一·衣带·水”),因此以上例句当改为“中国和日本是一对衣带水的邻邦”(“一对”或“一双”指两个匹配的事物),英语直译:China and Japan are a pair of neighbors of waistbelt water,意译:China and Japan are neighbors separated by a water of waistbelt width.
虽然“一衣带水”一三分,但因四字成语绝大多数二二分,现代人不问究竟,受成语惯例的影响,大概也就马虎地对这个成语作了二二分,而不再理会隋文帝原话中“一”指“衣带”而不指“衣”,甚至可能以为“带”是对“水”的及物动词(因此“一衣带水”是“带水的一件衣服”?)。这样的误解还导致有人将“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说成“吴带当风,曹衣带水”。不过,语言是变化的,“甲和乙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现已基本成为固定的语句,纠正它已太晚,因此也就不必了。但纠正“曹衣带水”是应该的,因为大多数人目前说的是正确的“曹衣出水”。
2022年6月
“挖坟”与“掘墓”
* “挖坟”指“搜出某人个人经历的细节,尤其是不光彩的方面以抹黑这个人”,字面意义是“挖开坟墓”
* “掘墓”指“为埋葬某个思想或事物做准备”,字面意义是“挖开土以作坟墓”
* 动词“挖”、“掘”同义,名词“坟”、“墓”同义,为什么“挖坟”是在埋葬之后而“掘墓”是之前呢?假如当初马克思著作的汉译是“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挖坟人”而不是“掘墓人”可以吗?
2021年9月
“淡水”
咸水在所有语言里都叫“咸水”(如英语salty water),但与其相反的淡水在各语言里有不同名称,如日耳曼、罗曼、西斯拉夫语族语言的“甜水”(英语sweet water;英语属日耳曼语族,法、西、葡、意等是罗曼语),汉、日、韩、东斯拉夫语的“淡水”(日、韩语“淡水”或许是因中国文化影响所致,不知该影响产生前如六世纪前他们怎么叫淡水;越南也属东亚文化圈,但越语似乎称淡水为“甜水”),还有称作“不咸的水”、“清洁的水”等等。
2021年9月
“林林总总”与“年轻”
搜索网站可用于鉴定一个字、词哪种写法更普及,一般说来,也相当于哪种更正确。比如“林林种种”和“林林总总”。传统的、当然也是真正正确的方法是遵从权威的辞书,我们可以查到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等古文依据,可以判定“林林总总”是正确的。另一个办法,或只作为辅助,就是对这个词做精确搜索(加双引号的搜索)。Google上搜“林林总总”得到1,770,000个结果(只是Google的估计),而搜“林林种种”只得到563,000,可见后者的使用者少很多。如果还要进一步证实,尤其想看看它们在正式出版物中不同时期的使用情况,可查Google Books的Ngram,显示书中有“林林总总”,但没有“林林种种”。
顺便搜一下“年青”和“年轻”,可以看出,大约1960年前,两者的使用都有,但之后基本都用“年轻”了。与此类似,英语“freedom of speech”和“liberty of speech”两种说法随年代消长,freedom和liberty其实意义没有区别(见短文Freedom or Liberty),但跟其他某个词(比如speech)联用时其中之一更常见。
2020年10月
Contact me
To my CNNote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