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善善从长”

百度百科“善善从长”条:“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成语出处为《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将第一个“善”理解为“褒扬”,第二个为“美德”,也合理!但“长”解读为“源远流长”不妥,不妨说“长久保持这样做”,跟“源”无关。总的意思是:褒奖他人的美德应长期做,揭人之短应适可而止。另外,百度说该成语“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不知是否正确,可商榷。

与该成语相关的是《汉书·公孙弘传》中的一句话。淮南、衡山反后,公孙式上书“愿归侯,乞骸骨”后,汉武帝回复中有句“盖君子善善及后世”。黄铭、‎曾亦《中华书局出品——春秋公羊传》对此注释道:“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春秋》对待恶人,仅处罚本人,不迁怒于子孙;对于善人,则可恩及子孙”。这个讲解合理!因此第一个“善”是“奖励”、“善待”或“恩赐”,第二个“善”是“善人”。第一个“恶”是“处罚”,第二个是“恶人”。“善善”和“恶恶”后相当于还有个“则”被省略了。有些古代典籍说“善善及子孙”原出《尚书》(因此《公羊传》只是传抄),也许是,但流传至今的《尚书》中已没有。


“勤工俭学”

这个词字面意义应该是“勤劳地工作、节俭地学习”,在1980、90年代较流行,多指大学生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常见于当年国内和在外的留学生。但这个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时代是1947至1950年(见Google Ngram),显然是讲再早二三十年前一批仁人志士前往欧美日工作和学习。不过这个词有滥用的嫌疑,因为并非所有被称作勤工俭学的年轻人都一定在学习。例如据《关于知识分子的改造问题》的作者说,“我也到过日本、法国、德国,所谓留过学,但是从来没有进过这些国家的大学之门。”其实我们很容易想到更多、更有名的例子。有鉴于此,今后我们读到说他们留某国“勤工俭学”时,有必要核对事实,纠正说只有“勤工”,没有“俭学”。这个更正丝毫不贬低他们后来的成就,仅仅是还原历史真相,没有更多的用意。


“文化”与“文明”

上一篇微博(或2022-07“《管锥编》阅读笔记”之“文明与文化:指称的对调”)谈到今天我们对“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文化偏具象,文明偏抽象(但也包括文化的内容);文明是在文化基础上还要求有较系统的文字等。因此我们说“二里头文化”不说“二里头文明”,而我们既说“西方文化”也说“西方文明”。这里研究一个新的问题:汉语区分“中国”、“中华”、“华夏”,因此会出现它们与“文化”还是“文明”联用更多的问题。以下显示三大搜索网站估计的词组使用频率[1]

Google(M为百万):
(1)常说“中国文化”(26.3M),不常说“中国文明”(4.9M)
(2)常说“中华文化”(14.7M),不常说“中华文明”(7.3M)
(3)常说“中原文化”(1.04M),不常说“中原文明”(0.155M)
(4)“华夏文化”(2.86M)与“华夏文明”(2.81M)的频率基本相当

百度(M为百万):
(1)“中国文化”(100M)与“中国文明”(100M)的频率相等(统计可能有误)
(2)“中华文化”(100M)与“中华文明”(100M)的频率相等(统计可能有误)
(3)常说“中原文化”(60M),不常说“中原文明”(14.3M)
(4)不常说“华夏文化”(40.5M),常说“华夏文明”(100M)

Bing:
(1)常说“中国文化”(5730),不常说“中国文明”(1530)
(2)常说“中华文化”(1610),不常说“中华文明”(918)
(3)不常说“中原文化”(644),常说“中原文明”(3870)
(4)不常说“华夏文化”(535),常说“华夏文明”(1090)

由此可见,(1)和(2)基本确定:常说“中国文化”,相对地(下同)不常说“中国文明”;常说“中华文化”,不常说“中华文明”。(百度在估计的网页数达到一亿时封顶,因此可忽略。)而对(3)和(4),各家搜索网站没有一致的结果,但至少三家中两家(Google和百度)认为常说“中原文化”,不常说“中原文明”,并且三家中两家(百度和Bing)认为不常说“华夏文化”,常说“华夏文明”。简言之,“中国”、“中华”、“中原”后接“文化”比接“文明”多,但“华夏”后接“文明”比接“文化”多。这或许说明我们在说到前三个词时更多地想到具象的文化,而说到“华夏”时想到更抽象的、更高层次的文明。这决不是说前三个词后接“文明”如“中华文明”、或“华夏文化”有误,只是从统计看它们的频率相对较低。

_________
[1]测量词组A时明确屏蔽了词组B,如对(1)中测“中国文化”的频率时用关键词:"中国文化" -"中国文明";其中负号明确排除含"中国文明"的网页。

2022年7月


“一衣带水”

例:“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成语词源:“隋文帝謂僕射高熲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南史·卷十》)
释义: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
用法质疑:大多数成语含四字,前两字和后两字分别形成一个词或词组,但“一衣带水”不作二二平分(“一衣·带水”),应作一三分(“一·衣带水”),或一二一分(“一·衣带·水”),因此以上例句当改为“中国和日本是一对衣带水的邻邦”(“一对”或“一双”指两个匹配的事物),英语直译:China and Japan are a pair of neighbors of waistbelt water,意译:China and Japan are neighbors separated by a water of waistbelt width.

虽然“一衣带水”一三分,但因四字成语绝大多数二二分,现代人不问究竟,受成语惯例的影响,大概也就马虎地对这个成语作了二二分,而不再理会隋文帝原话中“一”指“衣带”而不指“衣”,甚至可能以为“带”是对“水”的及物动词(因此“一衣带水”是“带水的一件衣服”?)。这样的误解还导致有人将“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说成“吴带当风,曹衣带水”。不过,语言是变化的,“甲和乙是一衣带水的邻邦”现已基本成为固定的语句,纠正它已太晚,因此也就不必了。但纠正“曹衣带水”是应该的,因为大多数人目前说的是正确的“曹衣出水”。

2022年6月


“挖坟”与“掘墓”

* “挖坟”指“搜出某人个人经历的细节,尤其是不光彩的方面以抹黑这个人”,字面意义是“挖开坟墓”
* “掘墓”指“为埋葬某个思想或事物做准备”,字面意义是“挖开土以作坟墓”
* 动词“挖”、“掘”同义,名词“坟”、“墓”同义,为什么“挖坟”是在埋葬之后而“掘墓”是之前呢?假如当初马克思著作的汉译是“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挖坟人”而不是“掘墓人”可以吗?

2021年9月


淡水

咸水在所有语言里都叫“咸水”(如英语salty water),但与其相反的淡水在各语言里有不同名称,如日耳曼、罗曼、西斯拉夫语族语言的“甜水”(英语sweet water;英语属日耳曼语族,法、西、葡、意等是罗曼语),汉、日、韩、东斯拉夫语的“淡水”(日、韩语“淡水”或许是因中国文化影响所致,不知该影响产生前如六世纪前他们怎么叫淡水;越南也属东亚文化圈,但越语似乎称淡水为“甜水”),还有称作“不咸的水”、“清洁的水”等等。

2021年9月


“林林总总”与“年轻”

搜索网站可用于鉴定一个字、词哪种写法更普及,一般说来,也相当于哪种更正确。比如“林林种种”和“林林总总”。传统的、当然也是真正正确的方法是遵从权威的辞书,我们可以查到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等古文依据,可以判定“林林总总”是正确的。另一个办法,或只作为辅助,就是对这个词做精确搜索(加双引号的搜索)。Google上搜“林林总总”得到1,770,000个结果(只是Google的估计),而搜“林林种种”只得到563,000,可见后者的使用者少很多。如果还要进一步证实,尤其想看看它们在正式出版物中不同时期的使用情况,可查Google Books的Ngram,显示书中有“林林总总”,但没有“林林种种”。

顺便搜一下“年青”和“年轻”,可以看出,大约1960年前,两者的使用都有,但之后基本都用“年轻”了。与此类似,英语“freedom of speech”和“liberty of speech”两种说法随年代消长,freedom和liberty其实意义没有区别(见短文Freedom or Liberty),但跟其他某个词(比如speech)联用时其中之一更常见。

2020年10月


Contact me
To my CNNotes Page